近期,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杨楚罗教授/罗正辉副教授在有机光伏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器件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最新进展,已在一系列高水平期刊Adv. Mater. (影响因子27.4)、Angew. Chem. Int. Ed.(2篇,影响因子16.1)、Energy Environ. Sci.(3篇,影响因子32.4)、Nat...
2024年8月21日,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闫昇团队将其成果以“Deciphering the Evolution of Inertial Migration in Serpentine Channels”为题的论文,发表于Analytical Chemistry。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和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生刘勇为论文第一作者,...
薄膜电容器因其超高功率密度、高耐压性、良好可靠性和易加工性,已成为现代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中能量存储和转换的关键元件。然而,现有的聚合物介电材料工作温度较低,导致薄膜电容器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和地下油气勘探等新兴高温环境中的电力电子应用中...
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王江新教授团队自2015年开始对裸藻基因组进行解析。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团队近日成功构建了纤细裸藻的染色体级别基因组图谱。相比2019年剑桥大学团队的研究结果,基因组组装连续性结果提高了1000倍。这使纤细裸藻成为裸藻纲中首...
该研究论文揭示了结直肠癌细胞依赖ATP6V0A1介导的外源性胆固醇吸收,进而触发旁分泌TGF-β1/SMAD3信号抑制记忆性CD8+ T细胞抗瘤活性的新机制,同时还发现了特异性靶向ATP6V0A1可有效增强记忆CD8+ T细胞抗瘤活性并治疗结直肠癌的新策略。
近日,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李亚运副教授团队在期刊Nano Energ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发表新能源材料系列论文。
近日,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黄鹏特聘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影响因子29.4,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A Versatile Cryomicroneedle Patch for Traceable Photodynamic Therapy》的研究论文。
2024年6月21日,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胡章立教授团队在Cell Press合作伙伴期刊Plant Communications(中科院大类1区, IF=9.4)发表题为“Leveraging a new thermosensor for heat-smart future agriculture” 的Commentary文章,重点介绍最新发现的...
近日,Science Advances杂志在线发表了深圳大学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苏陈良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有机分子光催化碳氢键活化依赖氧、水的高效活化所产生的活性氧物种。水分子与疏水的有机分子在催化位点平衡吸附与高效活化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
Yuehai Campus: 3688 Nanhai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 Lihu Campus: Xueyuan Avenu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Tel: 0755-26536114 Copyright © Shenzhen University